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详细信息—>超越“一厘米”
超越“一厘米”
阅读数:0发布时间:2011年09月09日

穆  南
    几乎所有专业书法家习字都是从临帖开始的,这些历史上保留下来的优秀范本,我们称之为经典。
    然而,我们不临帖是否能成为开宗立派的书法大师?直接率意书写岂不是更有开拓性?古人的东西就一定是最棒的吗?常念为经,常读为典。经典书法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魅力,就是因为它有三个特质:空前的艺术高度,绝后的艺术影响力以及永远挖掘不完的的艺术内涵。仅这些,就足以让后来者去追求终生了。
    经典法帖,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中和型字帖和崇高型字帖。
    所谓中和型字帖,是指字帖的技法符合常规审美规范,感情力度适中,不激不厉,较容易为初学者掌握,比如《兰亭序》、  《蜀素帖》。中和之美,为中国书法主导审美潮流,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化基本就是“中和”文化,中国古代艺术、美学是古典和谐美的艺术、美学。
    所谓崇高型字帖,是指字帖中的矛盾、冲突明显,情感力度强烈,不易为普通人所接受,比如徐渭草书、张瑞图草书。崇高之美,为美之极致,但是个性十分明显,所以千百年来在书史上之是零星散点的偶尔出现,并未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主流。许多人为了追求个性,练字时间不长就开始追求崇高型书法,这类过分追求别人个性的人,恰恰丢失了自己的个性。
    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在经典中谋个性呢?
    张海先生有“一厘米”的著名理论,或许会给当代书法创作一点启示:“一个跳高运动员,他的纪录是二点四米。我要破这个纪录,不是要求我跳四点八米,而是提高一厘米即可,二点四一米就是新纪录。书法艺术同理,只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能有一点异于前人之处就算成功了。因此我数十年来,潜心于汉碑简牍之中,只是想跳出这一厘米的高度。”韩天衡先生亦有“传统万岁,创新是万岁加一岁”的口号。传统书法的积累非常深厚,深入古人已不容易,能超越古人创造的传统就更不容易。因此,传统书家的创作的确如“戴着镣铐跳舞”,在限制中方能显出大师的本领。我们回顾书法史,实际上就是由一件件有个性的作品连缀而成的。在我们学习这些有个性的经典时(既古人说的“通”),凡要想大变于经典,开宗立派,留名书史,百年之内未必能出三、五个。所以我们当代书法创作的主要模式,就是杂糅。杂糅之后能有一点个人面貌,这就是不简单的“一厘米”高度了。
    杂糅是否有尺度呢?我认为:就是古代书法美学中朴素的“通变”观。
    大书法家不会怀疑书法美学对创作的干预作用,一位成功的书法家,如果不从理性上对艺术进行观照、思考,那是不刻思议的。通变观是古代书论中的主要构成部分,按传统的观念和习惯,我们品评一件书法作品时,首先辨晰它的师承渊源;不论是专家还是普通爱好者,似乎都不能逃脱这个模式。如果人们一时无法明确判断出作品的师承关系,就可能面临批评标准的丧失,甚者也许就因此失去品评的能力。一般说,难以确认师承关系的作品都是有新意的作品,换句话说,有新意的作品其师承关系就必然带有多元性和模糊性。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品评,是对有新意的作品作正确的定位。创新是个年代不远的新词,与其词意概念相近的旧词为“通变”。唐代僧人亚栖说:“凡书通即变,王变白云体,欧变右军体,柳变欧阳体。永禅师、褚遂良、颜真卿、李邕、虞世南等,并得书中法,后皆自变其体。”按古人的意思,通变不仅有创新的含义,同时也提示了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其中“通”就明显是继承。问题是通变的度,请看李嗣真是怎样论书:“子敬草书,逸气过父,倏忽变化,莫知所自。”在李嗣真看来已经“莫知所自”的王献之,我们今天认为只是小变于乃父,小变者,终将很难摆脱从属的地位。我们当代的书法人群,大多数是属于一厘米高度的“小变于古人”,我们再看看颜真卿,颜真卿自褚遂良出,是苏轼与米芾共同的说法,但我们从中又何以见到褚的影子?刘墉、何绍基都学颜,也同样没有明显的影子,可谓大变于颜。纵观书史,凡是能大变的,其艺术生命力就强,影响力也就更大。其实何绍基的书法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启示和学习方法——由“通”至“变”的过程。他的作品早期临习古人的痕迹很严重,可是到了晚年“综合期”,风格老辣,独树一帜,我们或许于不经意间看到颜真卿和《礼器碑》的影子,但也只是在似有似无之间。他的成功就在这多元的交汇中,模糊了他人而强化了自我。我们再看看齐白石、李叔同,就会明白“通变观”不仅适用于古人,也适用于今人,将之视为书法艺术的创作法则来强调,其合理性、恒定性和适用性却是不容置疑的。
    既然通变美学观对我们当代创作有这么重要的意义,那么联系到我们现实中的创作,就会豁然开朗了。每位书法家都会把追求个性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怎样能实现自己的个性语言呢?就是在通的基础上进行创变。在书法中的个性,与美术中的个性有所不同。以当代中国画的人物画为例,我们更注重的是表现,传统的技法和理念逐渐在消减,当代人物画更能体现出时代特色,看看国展的作品就会明了。而书法格外重师承关系,这已经是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规则了,绝大部分人在欣赏书法时都会先看作者师某体、师某帖、师某人,然后看庄此基础上是否有自己的创新,创新的尺度大小,决定书法家走的是否高远。时至今日,我们追求的个性,尺度能否超过“一厘米”呢?愿与大家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