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详细信息—>游上海
游上海
阅读数:0发布时间:2018年05月31日

白翠兰


    陪我老妈逛上海是我多年的心愿,这个埋在心底的多年心愿,随着南下的列车(K190次)缓缓启动而实现。我老妈虽说身体健康毕竟年岁已高,或多或少有点老年病,如颈椎麻、胳膊痛、眼神差、记性不如从前、爱唠叨、听力弱。因此,我劝说老妈趁腿脚能走动的时候,看看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感受一下上海的繁华、摩登、便捷、干净以及海派文化。

    8月1日12点半,我拿到三张去上海的火车票,内心十分激动。这样,我们娘三人有机会看到沈阳站扩建之后的新貌。新沈阳站,既时尚又实用。候车室环境宽敞、明亮、干净、便捷,突出了现代设计元素。我妈说,沈阳站真大,你赶快给我拍一张照片。转眼之间(8月2日下午),我们一路顺风抵达上海站,走出检票口,上海的天空飘洒着蒙蒙细雨,密集的楼群遮挡着我们的视线,只好求助出租车送我们入住莫泰168外滩店宾馆(在此感谢上海博友耿耿,为我推荐的莫泰酒店)。当晚,我们娘三急不可耐地步行至上海外滩,观赏美丽的外滩夜景。

    一、外滩夜景

    外滩(TheBund),位于上海市中心区的黄浦江畔,她是上海著名的景点之一,全长1.5公里,东临黄浦江,西面为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璧式等52幢风格各异的大楼,因而被称“万国建筑博览会”。上海的苏州河流入黄浦江口的第一座桥,叫作“外白渡桥”,因为上海人习惯把河流上游叫“里”,下游叫“外”。黄浦江进入上海县附近,在陆家浜出口形成一个急弯。于是,上海人就以陆家浜为界,其上游称为“里黄浦”,下游称为“外黄浦”。里黄浦的河滩地叫“里黄浦滩”,简称“里滩”;外黄浦的滩地就叫“外黄浦滩”,简称“外滩”。

    上海外滩,早在六七十年代,是当地男女青年恋爱的好去处,尤其外滩防洪墙被称之“情人墙”。每当夜幕降临,情人墙头站立的恋人一个挨一个,形成了外滩独有的风景。然而,外滩也吸引成千上万的外地观光客,凡是来上海的人都爱来这里走走,饱览黄浦江两岸景色。站在外滩,可观水、看景、听风、唱歌、思考、欣赏沿街而建的52幢中西合璧,风格各异的楼群,这是上海文化的核心。因此,外滩显得气场活跃,人脉极强。经过二次大规模重新改建以后的外滩,不仅有防洪功能,更加突出海派文化的特色,仍旧人头攒动,其中有90%~99%的人是游客,因为在外地人眼里,来到上海不走走外滩等于没来过上海。所以,我们第一站,就陪老妈游走外滩,从白渡桥开始,一边走一边看,一边拍照留影。同时,我还给老妈讲述上海大厦的历史,看看矗立在黄浦江边的“上海解放纪念塔”,聆听海关大楼的报时钟声,欣赏黄浦江两岸建筑群的风格,还有外滩对岸的电视塔(东方明珠)与银行大楼等建筑镶嵌的霓虹灯。我与外地游客一样,举起数码一个劲的咔嚓,不仅把外滩的印记留在照片上,更要留在回忆里。海风轻轻的吹,吹来阵阵细雨,我们娘三走在软软的细雨中,感觉上海格外的清爽、活力、时尚。我爱上海,我爱上海外滩,我爱上海的南京路,我爱上海的一切,爱到不想离开。8月2日晚,我们在莫泰酒店报名,参加上海一日游,主要观光景点有:乘车穿行黄浦江隧道、观看上海南浦大桥、站在电视塔(东方明珠)顶层鸟瞰黄浦江、乘坐游船饱览黄浦江两岸美景、闲逛著名的城隍庙小吃街。

    8月3日早,我们乘坐观光大巴开始上海一日游。在观光大巴上,游客认真听着导游解说上海景点,也从车窗观看沿途街景:有成排遮阴的梧桐树,行驶的红色双层观光大巴,密集的高楼大厦,花样翻新的广告牌,真是分不清哪是上海核心区域?哪是上海商圈?哪是老街石库门?就在我思虑之际,大巴车将我们送到目的地之一,即著名的城隍庙。嗨!这里的小吃品种还真多,怎么也得尝尝几样。凡是我们看顺眼的美食就往盘子里捡,一个盘子盛满,再拿一个接着捡,一张红色100哪够呀?

    之后,观光大巴又将我们送到上海电视塔(门票120元),游客从一楼登上顶楼(也有电梯),站在高耸入云的电视塔,从玻璃窗口俯瞰楼群、蛛网般道路、行驶的汽车、波涛滚滚的黄浦江,犹如缩小多倍的玩具。我站在电视塔的玻璃地板感到恐高,吓得不敢挪动脚步,只好翻眼皮往上看,看天空漂浮的云朵,看远处楼群的顶端,看偶尔飞翔的小鸟,看一闪而过的飞机身影。这时,导游大喊一声,赶快走出电视塔,在门口集合上车,准备换乘游船观光。

    我们和其他外地游客一样,整理好心情乘坐游船,准备欣赏黄浦江两岸城市风光。这是我们上海一日游第三个景点,也是大家放松心情,休闲玩转上海核心区域的时段。

    二、烟雨西湖

    8月4日,我们从酒店报名参加西湖一日游,主要观光西湖风景。西湖位于杭州市西,周长15公里,三面环山,东侧是冲积平原。湖中有断桥、苏堤、白堤、三潭印月、渔港观鱼等;西湖周边起伏的群山,建有保俶塔、雷峰塔、六和塔等驰名中外景点。导游小钱是杭州旅行社的金牌导游,工作认真,解说流畅,性情温和,强调的生活理念是“勤奋”。在他激情满怀的导游下,我们快乐地乘船观景、听景、记景、拍景、议景、写景,并仔细远望西湖中的“断桥、长桥”,倾听“苏堤、泠桥”上发生的凄婉爱情。

    一是断桥相遇千古情。说得就是断桥残雪与白蛇传最为相关的景点,其实,断桥并没有断,是建在白堤东端的一座很普通的桥,正因为在断桥上发生了白蛇传的传说而名声大噪,妇孺皆知。曾记得,我儿时听过这个故事,从那时起就非常憎恨法海和尚,觉得他心眼坏。为啥非得让许仙与白娘子分手呢?渴望白娘子盗来仙草救活许仙,并将这个美丽的传说当真事,一直牢记心里。由此,也知道二个与白娘子有关的地名,那就是水漫金山,营救许仙的金山寺(江苏省镇江5A级风景区金山寺)与镇压白娘子的雷峰塔(雷峰塔,又名皇妃塔、西关砖塔,位于浙江省会杭州市西湖风景区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

    二是长桥一别恨如海。说得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故事就发生在西湖长桥,并演绎出闻名遐迩的“十八里相送”。十八里相送,英台机敏的频频暗示梁兄,她是女儿身并留下一个谜语,十天之后来提亲。对此,让我们为质朴憨厚的梁兄跺脚捶胸,你为啥执迷不悟,一点不开窍呢?如果梁兄被英台点开迷津,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爱情结局呢?我念一年级时,听老妈讲过这个相亲故事,觉得梁兄太傻,为啥没有觉察出一起读书三年的英台同学是女儿身的破绽呢?并为他们因爱情而化作美丽的蝴蝶,曾伤心许多年。

    三是泠桥遗恨伴终生。说得是西泠桥畔苏姓人家之女,从小就能吟诗放歌,聪慧可人的苏小小。在泠桥与阮郁相识,因思念心中的最爱——阮郁,而忧伤身亡,并由好友葬于西泠。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苏小小为一名酷似阮郁进京赶考的穷书生鲍仁资助银两,可那穷书生鲍仁一去杳无音信,害得苏小小相思得病而逝。后来,鲍仁金榜题名,回杭州感恩,却得知苏小小病故,心如刀绞大哭,并在她墓前立碑。关于苏小小的故事,我了解的比较少,在以往记忆的菜单上,留下来的只言片语,情节模模糊糊,只记得苏小小有文才,聪慧过人,长相清秀,是最有情义的名妓。

    四是西湖含泪祭玲珑。说得是西湖两船相撞,撞出一曲感人至深的恋歌,即时任杭州知府的苏东坡(已到知天命年岁)与红极一时的歌伎琴操(琴操当年16岁)相识、相思、相爱,后因苏东坡被贬海南,琴操整日想念而郁郁寡欢,24岁便香消玉殒。当诗人苏东坡回杭州后,来到琴操曾修行八年的玲珑山,重葬了这位红颜知己,并亲自写了一方墓碑纪念。

    西湖不仅山青水秀,还曾发生过流芳百世的凄婉爱情,使得西湖更富有传奇色彩。可是这些感人动容的爱情,多以悲凉、心痛、伤感而结局。今天的西湖,仍然那么秀美、诗情、画意,又添新曲,即现代版插曲,富豪李嘉诚在草木繁茂,西子湖畔北岸建造一栋豪华酒店。我不明白这究竟是添美,还是捣乱,只有后人才好评论。

    西湖是水的世界,人间天堂。在游船上,我们看到波光粼粼的水面呈现出“三潭印月”,这个独一无二的历史遗存,饱含唯美内涵,让我肃然起敬,不得不再度重温一遍苏轼的名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如下: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下午4:00点左右,一阵蒙蒙细雨过后,太阳从云缝中洒下一米阳光,远处的山峦升腾着紫气东来,为灵隐寺增添一丝神秘的灵光。我们这个散客团队,有一半人买灵隐寺门票,打算朝拜大肚弥勒佛,为家人、亲友保平安。我们娘三就留在不去灵隐寺的另一半人中,因为走路太远,赶时间,老妈嫌累,也舍不得花钱买门票。至于拜佛一说,老妈说回抚顺敬拜高尔山老佛爷就好。于是,我们溜达到灵隐寺门口又转回,坐在大巴车上等候那一半人的归来。

    关于西湖的碧水与岸上的寿山,据导游小钱说,就像一把太师椅。西湖周边层峦起伏的群山就是太师椅扶手,而城池那端就是放腿处,灵山则是太师椅的靠背,真正达到“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西湖留给我的印象,不仅水美,山青,还有养眼的绿植花草。我们所乘坐的旅游大巴,就行驶于遮天蔽日的枝叶之中,时而听见树枝敲打车窗的噼啪声。西湖一日游即将结束,可我还是不忍心离开,白蛇传的美丽传说,苏小小的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十八里相送,以及苏东坡的含泪祭玲珑,仍然萦绕我的心头;西子湖畔之美,挥之不去,还有那标志性建筑——钱塘江大桥,为秀丽的杭州湾再抹一笔重彩。 

    三、周庄一日游

    8月5日,随团周庄一日游,主要游览周庄古镇建筑群、小桥流水、沈万山豪宅,品尝万山蹄。

    周庄,位于苏州昆山市南部,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有“中国第一水乡”之誉。始建于1086年(北宋元祐元年),因邑人周迪功先生捐地,用以修建“全福寺”而得名。春秋时为吴王少子摇的封地,名为贞丰里。周庄镇的历史悠久,有60%以上的民居仍为明清建筑,还保存近百座古典宅院、60多个砖雕门楼、14座古桥。这些独特的人文景观,使游人产生穿越时空之美感。难怪有人声称,来这儿旅游之后就不想走人,干脆买一套民宅住下来,慢慢享受周庄的自然景色以及历史遗迹。

    周庄,是江南水乡的典型代表,只要游览完周庄,就不必再去其他水乡,因为江南水乡大同小异,跟周庄没有啥区别,而区别在于千古传承的美丽故事。我个人认为,由于古镇的过度商业开发,使原有的生态痕迹越来越少,如果有机会请老伙伴们尽早来周庄水乡游玩。再说,当地农民并不像从前那样以种地为生,已经华丽转身蜕变为心狠手辣的商贩,一切由钞票来说话。就连拍张照片的“取景”,也得支付一定数额的小钱。

    我们在导游指定的饭馆吃完午饭,然后根据原先所作功课,沿着周庄河边的小道步行,最先走进沈厅观赏沈家豪宅的奢华,院落文化的气息,小桥流水的码头,而让我称奇的便是从院墙地下静静流淌的河水。走过富安桥、双桥,又进古镇戏院,听听古装戏,可是戏词听不懂,唱腔好像是苏州评弹。戏台上女演员的扮相倒是很漂亮,音色甜美,可台下观众少之又少。几分钟之后我们走人了,可那悦耳悠长的苏州评弹,却盘旋周庄的上空,如影子一样跟随我们的身后。

    周庄一日游的最后一个景点,看沈万山水底墓,其实就是由当地村民根据县志,给富豪沈万山树碑立传,为了招揽生意。我觉得也算墓志铭吧,尽管没啥历史意义。通过周庄一日游,让我很羡慕生活在周庄的百姓,他们的家园就是著名景点,著名景点已经成为他们的美丽家园。

    四、上海文化名人街

    8月6日,我老妈和老弟留在酒店歇息,我一个人准备去上海文化名人街(多伦路旧址)观光。看看久仰的多伦路长啥模样,那几栋名人住宅建筑风格,了解一下多伦路由来以及名人住宅的简介。一大早,我顺着宁波路50号往地铁方向走,路过里弄一处规模不大的早市,就拐进去看热闹,了解一下上海街区的早市小商贩都卖啥菜,以及工商人员对菜市场的管理情况。其实,该地摊摆放的蔬菜与其他城市没有太大区别,而唯一的区别就是菜市场非常干净。至于青菜的价格也没有来得及打听,估计不能太贵,上海并不是富人的天堂。在观察市民爱买啥菜的时候,突然发现窄窄的里弄里,隐藏一家大公司的门脸——上海农垦供销总公司。这个老式建筑很有年头了,大楼外墙皮已经褪色,个别地方出现破损,似乎楼里很冷清,咋一个人影都没有呢?我迅速拿出相机咔嚓几下,抓拍老上海的记忆瞬间。

    当我走出里弄早市道口,见一家外贸公司大门旁粘贴一张手写的白纸广告,上面黑色大字,“夏季服装(外单)打五折”出售,这条信息诱惑我推门而进。呵呵,经查看,该公司出售的衣裳多为做工精细,款式端庄,桑蚕面料,出口欧美日韩余货。为此,我在这家公司一口气买了十多件女上衣,服务员高兴地跳起来,热情地围着我转,还不厌其烦的向我推荐其他东西。

    当我从地铁海伦站出口步行多伦路方向时,路过上海新式里弄,新式里弄地盘不大,从这儿(1907弄)穿行去多伦路比较捷径。走一段里弄廊道,看到多家使用一间厨房,多家通行一条廊道,多家自来水管安装室外的场景,体现出那个年代上海普通居民生活状况(注:简半式新式里弄住宅,现存也不少。其中,虹口区四川北路2388弄的新绿里,三层楼,砖木结构,最有代表性)。对此,我喜欢有历史印记的老房、旧屋,并偷拍多张照片。其中,有一间多家使用的小厨房幽暗狭窄,卫生环境不咋地,还没有安装门锁,陌生人随时可潜入,我觉得不太安全。

    一个小时之后,再走过一条公交车行驶的主干道,我来到上海著名的文化名人街——多伦路。先咔嚓拍照,后文字记录,因为写在纸上的文字太多,有时与图片不符,还得仔细核对。其实,多伦路离我住的酒店(四川中路)不太远,南傍四川北路商业闹市,北邻鲁迅公园、鲁迅纪念馆,如果我认识路的话,很愿意步行去多伦路。

    多伦路,原名窦乐安路(窦乐安,英国传教士(1865~1941),清光绪28年,任上海译书院院长,光绪帝授予他“进士”称号,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因其主持本地的越界筑路,将此路命名为窦乐安路,1943年改名为多伦路)。多伦路是一条不显眼的小街,却集中了文化名人纪念馆和最有代表性的、不同风格的、不同年代的历史建筑。当我漫步在这条550米的小街上,看到鲁迅、丁玲、郭沫若、沈尹默、叶圣陶、瞿秋白、柔石、矛盾、冯雪峰、内山完造(日本)等名人铜质塑像,以及闻名遐迩的公啡咖啡馆、孔祥熙公馆、汤恩伯公馆、白崇禧公馆,又将我拉回那个多灾多难的旧上海,感受十里洋场上大咖们的争斗,商行之间的生死较量,帮派们的血腥比拼,以及海派文化的核心价值。

    当时,我一边观赏,一边心想,为啥近代历史名人,尤其近代文化巨匠选择多伦路居住?不仅因为该地段风水好,建筑设计精美,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不是能抬高居住者身价?或者高官才能入住?或者出于安全考虑?不得而知。但有一点不可否认,多伦路凝结了海派文化的精髓,它的文化价值、建筑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不仅仅表现在那几栋洋楼,名人旧居,更深层次的内涵,我认为是开创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里程碑,并载入近代中国历史的史册。

    我们在上海游玩的6天,天气凉爽,尽管每天乌云密布,可是6天中从来没下过大雨,也不用打伞遮阳。当我们8月7日晚离开上海西站时,才获悉台风“海葵”即将登陆,全方位袭击上海,真庆幸我们买的火车票是7号,而不是8号(原先买8号票,可卖没了)。就在我们乘坐K76次发车2个小时后,据同车厢一名上海打工妹说,她的工友为了躲避台风,公司给放假一天。次日,我们在火车上听广播说,上海始发的火车、飞机、轮船、汽车因为台风“海葵”登陆而停运。就8月8日台风“海葵”给上海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68亿人民币。

    这次逛上海,主要让我老妈打开眼界、乐呵,增加唠嗑的话题。其实,我在这座城市的华东师大进修二年,因为上课时间安排紧凑,从来没有逛过上海知名街路,或者游览上海景点,研究上海建筑背后的故事,而这次专程来多伦路观光,也弥补了我心灵上对海派文化了解的空缺。


下一条:平 遥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