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详细信息—>论当前社会艺术教育的现状
论当前社会艺术教育的现状
阅读数:0发布时间:2018年02月09日

罗 亚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的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观念、理念及价值观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一个民族的衰落或覆灭,往往以民族文化的颓废和民族精神的萎靡为先兆。”文化是每个城市的一张名片。一个城市的发展不应该只看它的GDP,更看重的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东西方的辞书或百科中却有一个较为共同的的解释和理解: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所以精神财富应该是我们这座城市的重要一部分。我们城市的精神财富,目前大多表现为广播、电视、报纸、文艺团体、影院、学校、网络等等各行各业……其中,社会艺术教育作为城市新兴的文化行业,已经在我们这座城市蓬勃兴起。中心著名的商业大楼,大多开辟了艺术教育中心,城市街道艺术教育培训的牌匾比比皆是……周末的清晨,大批的家长带着孩子们奔向城区的各个方向,去接受艺术的“教育和熏陶”。表面上看似繁荣的文化景象,其实如同满街乱窜无拘无束的“小凉快”,前者威胁着交通安全,后者侵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蒙蔽家长、欺骗学生,甚至摧残青少年的心灵,问题多多令人担忧。

    一、培训机构的办学资质和教师资格问题

    各种办学培训机构大多以小作坊的方式运作,数量很多,实际上这些办学培训机构大体分为两种不同的身份。

    第一种,在市区教育局取得办学许可证的正规培训机构,约占25%左右;第二种,没有办学许可证的办学培训机构,约占75%左右。

    教师资格问题同样严重,教师大致分为以下层次:

    1、来自我市高校、专业团体、专业协会及沈阳的专业教师约占15%;

    2、来自我市中小学的老师和曾经企业的文艺骨干人员约占35%;

    3、从艺术院校毕业生没有工作的学生约占45%;

    4、社会上所谓的艺术爱好者约占5%。

    (笔者亲眼见到,某理工科大学的学生冒充沈阳音乐学院的学生教授钢琴;更让人跌破眼镜的是,一位骑“神牛”的男士,竟然冒充钢琴老师,到学生家帮助陪练。)

    二、培训机构的招生问题和教学质量问题

    1、招生的广告华而不实,蒙蔽了很多家长

    在网络微信上无限的吹嘘,设施条件及教师“全市一流”等等,某些办学机构甚至雇佣一批闲散人员,到处招生,然后给予提成,更有甚者深入到幼儿园、中小学给老师好处费帮助招生。

    2、教学质量问题令人担扰可怕

    教学质量是所有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的核心。无资质办学机构,无资质的老师,它们的教学质量令人担心,它们教育出来的学生会是什么样?包括有许可证的办学机构在内,作为办学机构,最起码的专业培养计划、专业教学大纲,教师的备课笔记,艺术专业课堂记录等材料,是否具备?如果这些基本的教学文件和材料都没有,请问老师们每堂课怎么上?

    从2016年2月至今年5月末,我先后接待了37位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咨询钢琴、电子琴的学习。

    观看孩子们的演奏后,总结几个共同的问题是:

    (1)考级曲目演奏比较熟练,严重不规范,

    (2)基础能力比较差,应具备的基本功几乎为零,

    (3)除考级曲目外,其他乐曲基本不会,

    (4)询问37个孩子没有一个说自己喜欢音乐。

    一名学习钢琴6年的孩子,只能勉强演奏十级的乐曲,不能识谱,不会旋律节奏,不会也不明白音阶、和弦、琶音的基本功意义。艺术专业的不规范教学,导致这些孩子们严重的错误,已经形成习惯,基本上无法纠正和改正了,彻底的耽误了孩子们的专业学习,对于以后想从事专业的孩子们来讲,已经是非常渺茫了。艺术专业的教学,不应以是否从事艺术专业的角度去开展教学,作为最基层最基础的启蒙老师,规范和专业尤为重要。“庸医可以将病人治死,痛苦是短暂的,庸师不能将学生教死,痛苦是一生的。”

    3、家长的盲目无知令人担忧

    家长不能以将来不从事艺术专业为借口,当做不规范学习艺术的理由。可以说,文化课学习中的泛滥恶习——补课,也同样延续到了艺术学习的范畴。移植过来就是陪练。一名学习钢琴4年的学生,家长这样安排学习:每星期上一次45分钟的钢琴课程外,其余每天由老师安排其助理陪练2个小时。这样的学习方法和结果,经济上劳民伤财,学习上是一塌糊涂。再看每月的学习费用:一次钢琴课150元,每月陪练费用近3千元。(每小时50元的陪练费,助理需要交纳30元给老师)。家长无知——可恨!老师做法——可恶!学生不懂——可怜!

    三、办学机构的各种演出和参赛问题

    艺术实践是艺术教学的重要环节。艺术学习“闭门造车”是不行的,适当地参加一些演出及社会活动和专业比赛有利于开拓视野、更好的培养专业素质,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非常必要。

    目前很多的办学机构非常热衷于参加各项的演出和社会活动,其理由即展现教学成果,还锻炼学生等等……在某大型商场举行助演活动;在某广场参加演出活动;在某社区参加展演活动等等,表面上看人群围观、热闹非凡,人人拿手机拍照叫好……家长们是否明白,每次的活动前,老师都要求学生加课,参加排练,差的学生老师要进行个别辅导、统一租赁服装,统一缴纳演出费等等。所有的加课、排练、辅导是要缴纳不等的费用,所以积极参加演出及活动的目的就不言而喻了。比赛问题尤为严重更加触目惊心!现在的社会腐败现象,让艺术教育雪上加霜。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老师会不断要求学生参加各种名目的比赛,所谓市级、省级、国家级,甚至去国外参加国际比赛。各个等级需要交纳不同等级的比赛费用,从几百元、几千元甚至上万元。比赛的成绩也非常惊人——中华金奖、亚洲金奖、甚至国际金奖,我们的家长们殊不知,你们荣获的各种奖状奖牌,在街道旁的美术社、广告公司就可以任意定制。比赛前老师需要大量的辅导,或者再找所谓的专家帮助提高,甚至进行模拟比赛……现在很多的山寨版比赛机构如同商品,从生产到销售,有一套完整的运作体系,甚至同当地的媒体联合在一起,有模有样的欺骗学生家长。

    四、蒙羞的艺术考级和虚夸的艺术加分问题

    改革开放后,在借鉴国外音乐教育的成熟经验基础上,中国音乐考级应运而生。其目的是“普及艺术教育,提高国民素质。”1993年,中国音乐家协会开始在全国的各省市开展音乐考级,标志着全国音乐考级制度的形成。没有想到25年后的今天,考级已经演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商业产业,可以说目前的考级负面作用已经超过了正面影响,对音乐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形成了伪劣产品。

    目前,在我市主要有以下音乐考级机构:

    1、中国音乐家协会考级——由市音协承办;

    2、中国音乐学院考级由——由市少年宫承办;

    3、民族管乐学会考级——由群众艺术馆承办;

    4、沈阳音乐学院考级——由个人承办;

    按照文化部的规定,所有的考级机构的成绩,全国是共享的。众多的办学机构表面上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考级,实际上暗地里搞创收。“创收”一是给老师们回扣,按学生的报名数给老师回扣;二是向老师、家长承诺考试保通过,考六级不通过,发五级证书、考九级不通过,发八级证书;若想通过十级考试,另外缴纳“保险金”等等。有些考级单位的评委即考官们就是到处收钱,兜售考级证书,甚至,某些考级单位的司机、会计等工作人员一转身成为了考官,使原本严肃的艺术考级丧失了其权威性。“艺术考级定性为文化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市场经济模式来操作,谋求繁荣”的定位,引人反思。

    文化部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颁发的《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严禁中小学举办任何形式的考级活动,不得将艺术考级结果与学生的升学挂钩。”明确了音乐考级证书不作为升学加分的依据。在实际的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及择校过程中,确实有个别的学生,因为拥有了考级证书以借口,得以加分的事实,属于教育领域腐败问题。

    虚夸艺术特长生的认定,同样蒙骗学生和家长。2017年6月14日教育部办公厅郑重声明:教育部从未成立全国艺术特长生认证中心,从未认可过任何艺术特长生认证机构,也不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机构等相关组织开展的艺术特长生测评与认证活动。教育部办公厅提醒广大师生及家长,切勿轻信虚假宣传。对于假冒者的不法行为,我们将依法严厉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的法律责任请家长们甄别出所谓的艺术特长生认定是出自国家的什么机构,有什么政策文件规定,不要盲目行事。实际上,艺术特长生不是认定的,是要经过各个大学艺术团专业考试来确定的。每年需参加各个大学艺术团考试的艺术特长生,要提前一年直接向有资质的高校咨询报名,目前,全国只有52所大学具备招收大学艺术团艺术特长生的资质,各个高校的艺术团招生政策和招生的专业项目,每年都有所变化,一定要提前咨询准备。

    五、真正的艺术教育是孩子一生幸福成功的基石

    雨果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有三把,一是字母、二是数字、三是音符。”艺术教育对人的一生影响十分深远,许多有成就的政治家、科学家,各行各业的精英人士,大都热爱艺术,甚至有着良好的艺术文化底蕴。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教授说过:艺术教育关系孩子一生的幸福。在这个时代,要想孩子真正的成功,必须要有艺术的审美素质,艺术审美素质要通过艺术教育来培养。孩子们学习艺术,家长不应该有功利想法。从小培养孩子艺术教育,可以锻炼孩子的坚持和毅力,让孩子有能力独立去演奏一门乐器,具备鉴赏欣赏音乐的能力,拥有终身相伴的兴趣特长,拥有情感表达的窗口,这是一生的幸福。

    我们大部分家长盲目表现在:

    1、不知道如何入手,

    2、不知道根据年龄选择专业,

    3、不知道如何学习。

    4、不知道如何选择老师

    看到同事朋友的孩子学琴、唱歌、跳舞也就盲目跟进,什么都学,结果两个休息日比上学还累。

    看看7岁女孩刘某某的艺术课程这样安排:

    星期六上午  8:00  少儿歌唱

                10:30 电子琴

          下午  1:00  主持人

                3:30  舞蹈

    星期日上午  8:00  书法

                10:00 国画

          下午  1:00  讲故事

                4:00  跆拳道

    谁能够理解其家长的安排和做法呢?

    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中国社会的转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已经变化的如此空前喧哗与浮躁,所有人把自己的欲望都想释放和表达出来,可以说即混乱又生气勃勃。艺术教育方面道德缺失的种种现象,也表现的淋漓尽致。也许,我太苛刻了。我多么希望,善良的人们能够理解我的这种苛刻,也多么希望把这种苛刻,转变为艺术教育的道德激情,道德、敏锐、激情,是艺术教育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