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详细信息—>“景观”还是“奇观”及其词汇后面的意义
“景观”还是“奇观”及其词汇后面的意义
阅读数:0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8日

鲍  昆
  
  
  近几年,在诸多摄影节、摄影展览中,一种被称为“景观摄影”的作品表现得异常活跃,吸引了无数影友的眼球。一些摄影家、摄影爱好者在传统摄影之余,也开始转型,尝试以这种“无表情外观”的摄影方式去反映和记录当下社会。一时间,“景观摄影”流行开来,充塞江湖,虽然其中虽不乏优秀之作,但更多随波逐流的。 对于什么是景观摄影?景观摄影与传统的风景摄影、纪实摄影等到底有何区别?景观摄影对当代摄影产生了什么影响?中西方景观摄影有怎样的异同?当代中国景观摄影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哪些?……这些与景观摄影相关的主要问题都亟待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9月8日-9日,四月风摄影网特举办了《当代语境下的景观摄影》研讨会。知名摄影评论家鲍昆先生以其严谨治学态度和科学探究精神,对“景观摄影”提出了独到见解。会后,人民摄影报梁丽娟又专访了鲍昆先生,请其对“景观摄影”进行了深入、细致、由表及里的梳理和解析,以期能揭开“景观摄影”的种种面纱。
   记者:2011年连州国际摄影展将主题确定为“向着社会的景观”,此前2009年,中央美术学院也曾举办了一个《景观静观:中国当代摄影专题展》“景观”成为一个热门词汇,“景观摄影”也成为这几年摄影圈的流行现象,但您对现有的“景观摄影”这个词提出了质疑,那么,什么才是“景观摄影”?
  鲍昆:“景观”这一词汇是近年来中国摄影界使用频繁的摄影词语,甚至也是也是一些文章中的“学术”用语。 “景观”在以前的汉语中一直有,但并不常使用,属于非常用词。在摄影上,与“景”有关的词汇基本就是“风景”。这年以来,忽然冒出“景观摄影”这一词汇,甚至去年的连州摄影展的主题就是“向着社会的景观”,另外就是你提到的在中央美术学院也举办过一个叫《景观静观:中国当代摄影专题展》的展览。这个词刚出现的时候,我也没有仔细思考过这个词汇的出处,因为这些年随着欧美和中国的摄影交流增多,各种新名词层出不穷,令人有些见怪不怪了。但是在参观这些“景观”命名的展览时候,就感觉有问题了。因为这些展览的呈现,无论在题材、样式等方面都显得相互冲突,里面摆拍、风景、城市纪实、甚至所谓的“私摄影”什么都有,连展览运筹需要的“主题化”都没做好。我感到很奇怪,起码不知道策展人要干什么,是怎么诠释他们认为的“景观”概念的。但是我仍然没有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只是简单的了解一下,“景观”这一词汇来自2007年中国出版的法国居伊·德波(Guy Debord)著作《景观社会》的汉译本(the society of spectacle)。这本书曾经浏览过,印象是谈消费主义的。按一般人对书籍著作的无意识确认的习惯,我也没有再往深想。只是感觉那些标签“景观摄影”的展览有些文不对题。
  今年以来,发现“景观摄影”越发声浪高涨,正好四月风网站想就这个话题展开一次讨论。他们春天曾召开过一次有关纪实摄影的研讨会,效果很好,所以这次网站负责人罗大卫又和我联系,希望我参加会议。源于对上次会议的好印象,我认为这是一种促使自己思考的机会,于是答应了,并开始做案头工作,先进行研究。方法无非是检索与“景观”一词有关的各种网络信息和阅读德波的《景观社会》,二者同时进行。
  首先发现,《景观社会》一书的关键词spectacle翻译不对头。Spectacle的主要中文意思是“奇观”以及“场面”和“景象”等,这几个意思里面都有很强的人工色彩。德波书中的理论主要是针对资本主义创造的消费社会批判,并对消费主义创造的各种各样的噱头以及环境进行了明确的描述。根据书中德波对spectacle的具体介绍,这本书书名的翻译应该说确实有问题,应该翻译成《奇观社会》更能体现德波的原意。Spectacle如果用北方的俚语来译,“整景儿”似乎更为贴切,就是有些“装”和不真实的感觉。也可以理解为,这个“景”带有一定的阴谋色彩,看他、拍它是为了揭露这个阴谋。翻译成“景观”,对于不阅读原著的人来说,非常容易产生误会。“景观”,景的暗示太强了,会导向风景的意思。尤其对于一般的摄影爱好者,理解起来几乎就是风景的代名词。对于翻译的准确与否,是一个中国介绍国外学术著作以来的长期问题。就像中国摄影界长期将本意是“社会纪实摄影”这一摄影种类化约说成是“纪实摄影”一样,长期的约定俗成造成称谓几乎无法改变。但称谓可以约定俗成,意思却不可改变,这也就是我们大家重新研讨梳理纪实摄影概念的意义。
  记者:国外摄影界有无“景观摄影”的概念?
  鲍昆:你提得好。在进入这个问题思索以后,我也提出了这个疑问。我去年春节参加瑞士温特图尔摄影博物馆的交流活动时,自始至终没有听说这个概念,但是当时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只是事后想起来没这回事。这次会议之前,正好有个四月风的网友在网上向我提出这个问题,我马上在网上查询,才发现“景观摄影”这个词汇的可疑之处。我在谷歌上键入spectacle photography这个词组,结果没有。但是谷歌会呈现关键词查询结果,与spectacle有交集的摄影词汇只有photo(照片)这个词,而且不少,合称为spectacle photo。点开这些网站,发现里面都是些五花八门的比较奇怪、刺激和有些惊奇的照片,甚至还有一些摄影史上的著名作品也夹在其中,基本是“精彩照片”的意思。这些都符合spectacle“奇特的现象”的意思。但是却没有我们国内这些顶着“景观摄影”旗号样式的影像。不管怎么说,在英语系统中没有spectacle photography(景观摄影)这个词组是个不争的事实。既然没有,那么“景观摄影”这个概念就说明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生产的概念,即又是一个Made in China,而原来大家都误以为是一个西方舶来的概念。
  记者:根据居伊·德波1967年出版的《景观社会》的表述, “景观”的基本涵义是什么?
  鲍昆:刚才说,“景观”这个词汇翻译并不准确,还是应该归还spectacle的原意称“奇观”更妥当。
  居伊·德波是是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最重要的知识分子和革命者之一。在1968年的法国五月风暴中和之前,他最广为人知的身份是一场先锋革命运动“情境主义国际”(1957—1972)的领袖。居伊·德波1967年出版的《景观社会》,是一个具有理论色彩的学说,是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修正和发展,虽然之前有后马克思主义者青年卢卡奇等人贡献了许多这样的视角,但是德波比较系统性地将其明确化。
  情境主义运动和他的“奇观社会”学说,都指出了由于资本主义的物质生产造成工人阶级贫困状态的改变,马克思主义所认为的工人阶级暴力革命已经成为过去。但剥削仍然存在,只是方式变了。资产阶级原来利用饥饿来控制工人阶级,现在却是用物质化的消费主义来控制劳动者。德波还指出,另外一种奇观就是过分集中的权力——官僚阶级对人民的宰制。官僚集团利用整套的意识形态叙事来奴役人民大众,掩盖生活的真相,以达到自己永远凌驾在人民之上的目的。德波还引用马克思的观点,即官僚阶级利用国家机器和资本高度的融合,形成“资本统治劳动的国家权力,一种为了社会奴役被组织起来的公共暴力”。所以,德波认为在这种新形势下的劳动者抗争,只能是积极地改变日常生活,通过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利用自己的艺术与思想,甚至行动来对日益强大的资本主义进行反制抵抗。
  德波为了伸张自己的主张,对现代资本主义一手构造的社会进行多方面的描述。他指出,资本主义统治现今世界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消费主义。资本主义营造了一个消费至上的社会奇观和一系列的消费理念,无数充满诱惑的广告在煽动人们追求物质的享受,改变人们的世界观,从而制造无穷无尽对物质的追求和生产循环。德波认为:“在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奇观)的庞大堆聚。直接存在的一切全都转化为一个表象”,“景观(奇观)同时将自己展现为社会自身,是社会的一部分,抑或是统一的手段。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时,景观(奇观)是全部视觉和全部意识的焦点”,“景观(奇观)不是影像的聚积,而是以影像为中介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最后一条,就是德波奇观学说的最基本涵义和着眼点。
  德波更想指出的是,工人阶级在这场持续循环的奇观中像在圆环里跑动的老鼠,既是这一现象的制造者也是消费者,最大利益的获得者还是掌握资本的人。
  居伊·德波的理论是一个继马克思主义和后马克思主义之间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思想地带。他的思想强烈地影响了鲍德里亚与麦克卢汉等人。
  德波的理论有武断、褊狭的一面(比如阴谋论),造成他在发展中也局限了自己,这是一些当代学者认为奇观学说已经过时的原因。但是在中国的语境下我不能同意这种认识,我认为德波的思想是一个重要的马克思主义阶段性的成果,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而且他的许多分析现在也并不过时,尤其适合中国当下的现实情况。如果说在美国和欧洲的社会语境下德波的一些说法有些过时,但在中国他的批判思想却正当其时。
  记者:如果我们不去深究“景观”的原义的话,暂且承认“景观”译法的合理性。那么,能否总结归纳一下这类“景观摄影”作品在题材、拍摄上有怎样的特征?哪些摄影家的作品属于这样的“景观摄影”?
  鲍昆:首先,还是必须深究的。因为深究原义才能正确领会这么重要的思想。“景观”的译法,会让摄影者奔着“景儿”去了,不再考虑德波所说的奇观指的是什么。德波的“奇观”指的是一切资本主义和官僚统治阶级制造的蛊惑人心的物质奇观与权力奇观,如那些高耸入云的大厦、马路上不见尽头的汽车洪流,山河破碎的野蛮开发和一切鼓励引导人们消费的景致,既包括室外的空间,也包括微观的室内空间,甚至那些各种各样的奢侈品。当然还有那些在广大公众面前耀武扬威的县政府大厦和景观大道。只要摄影这些现象,并能从摄影者的态度立场上判断出是对这些现象进行批判的摄影,都属于“景观摄影”吧。这类题材表现好,基本上能够具有很强的观念色彩。
  哪些摄影家的作品属于这一范畴呢?最早的源流应该是上世纪中后期美国的罗伯特·亚当斯那拨儿“新地形学摄影”。晚近比较典型和突出的应该是古尔斯基,他的《99美分》是最典型的。他呈现了一个高度物质化的奇观,琳琅满目的标价99美分的商品充满了超级市场的空间。他的这个作品完全不符合一般发烧友对构图色彩等方面的要求,但对有对资本社会认识的人们来说,却感到异常震撼。因为,古尔斯基利用影像的力量在强调一个事实,我们被物质的消费主义绑架了。
  其他还有目前热炒的加拿大的伯丁斯基。他2003年左右对中国全方位的扫描式的摄影,将一个快速资本主义化和资本全球化的中国曝露给世界。他见证了一场大规模的不计后果的疯狂,而这一切都是打着发展的旗号,打着实现GDP指标的名义。伯丁斯基在全面拍摄这场中国资本主义的奇观时,中国的摄影师们还徘徊纠结在是风花雪夜还是社会纪实之间。遗憾的是,当我们稍稍有点明白的时候,伯丁斯基拍摄的许多奇观都已经永远的消失了,比如沈阳的铁西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伯丁斯基狠狠地羞辱了中国的摄影师们。我们自己屋里的东西看不见,却让一个远在天边的洋人过来都拿走了。为什么呢,我们差的是思想的习惯和追问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