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详细信息—>蒙古学堂里的中国先生——《天骄故里汉文传》推介
蒙古学堂里的中国先生——《天骄故里汉文传》推介
阅读数:0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8日

    温茜茜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随笔集《天骄故里汉文传》是抚顺师专副教授、市书协副主席刘丽颖所著。本书作为作者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两年间在蒙古国立教育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支教的行走笔记,以时间为主线,向我们展示了与我国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蒙古国的风土人情,也让读者看到作者作为一位外教的视角所呈现给我们的蒙古国汉语教育发展进程的点点滴滴。这本集子图文并茂,是作者为自己蒙古之行写下的注脚,亦为广大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蒙古的窗户。
  初到蒙古,扑面而来的是旖旎的异国风光——《敕勒歌》里写过的苍茫草原塞上牛羊、蒙古人棱角分明的面孔和这个民族独有的语言、民族特色鲜明的建筑和饮食如同一幅幅画卷在作者眼前次第展开,让人目不暇接。然而作者此行还有更重要的任务,不仅要高质量地完成支教的教学任务,与蒙古国教师共同致力于汉语教学水平的提高,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中国大使馆、国家汉办交给的中国文化的宣传推广工作,成为中华文化的使者。
  刘老师克服了教学硬件条件差、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困难,结合实际情况摸索出一套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方式灵活,突破了汉语教学中音、形、义三大难关,刘老师还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在日常教学中融入中国的书法艺术,不仅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还在潜移默化中将中国源远流长的书法文化渗透给了那些未来将在蒙古从事汉语教学的学生们,为日后的汉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成功范例。课余时间,刘老师结合教学实践,撰写相关学术论文六篇,论文观点新颖,视角独特,举例具体得当,阐释鞭辟入里,对当下蒙古国汉语教学的现状做了详尽的分析并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这是刘老师两年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心血结晶。
  小教有法,大教无法,尤其是作为一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刘老师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她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更是因为她本人站在讲台上就诠释着中国人温和儒雅、博学友好的气质品格。刘老师时时刻刻鞭策自己认真守时、言出必行,正如作者自己在书中写到——“两年的教学时光,除了大使馆有任务临时调课外,我从没请过一天假,耽误过一节课,即使感冒时引发咽喉炎,也用嘶哑的喉咙坚持上课,善良的同学们会格外配合,教学效果丝毫不受影响”。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外,刘老师也不忘自己作为中国文化传播者所肩负的使命,教室里悬挂的《论语》字幅是于知识之外对学生品格的又一种砥砺,古雅的纸墨上,古人的话语蕴含着朴素的哲思;课业之外,以经典的中国民歌对蒙古学生进行美的熏陶,让江南水乡的民歌小调唱响在塞北草原;历时三个晚上才完成的孔夫子画像丰神宛然,不仅是对至圣先师的尊崇,更多的是一位中华文化使者对博雅仁厚的中国文化在异国的传播所作出的贡献和努力。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面对孔子的画像,刘老师对这句话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首先吸引我的是穿插在章节间的一首首诗,一阙阙词,或是有感而发,或是妙手偶得,平平仄仄之间诉不尽的是去国怀乡的情思。做了游子才有故乡,这种感情在作者初入蒙古的新鲜感淡褪后变得日益强烈,一幅中国地图、一则国内的新闻、电视里熟悉的华人同胞的面孔都足以触动旅人脆弱的心绪。每逢中国的传统佳节,国内正是合家团圆共叙天伦的良辰美景,作者却身处异国他乡,只能通过电话和网络聊慰思亲之意,孤寂惆怅溢于言表。若说羁旅之思往往只是触景才能生情,那么恩师溘然长逝,自己却因为身处异国无法去送恩师最后一程而让作者每每想起时都黯然神伤,引以为憾。这万般滋味萦绕心头,除了有意识的自我排遣,更重要的就是将这种种情感化作信念、力量和再多一些的执着,让自己此行不辱使命。
  这本书的每一个章节都配有作者在蒙古工作生活时拍摄的照片,这些珍贵的图片资料为读者了解蒙古提供了最直观的素材,我们从这些照片中看到的不仅是蒙古草原的塞上风光,更为之动容的是作者在短短两年的支教生活里与同事、学生和其他外国友人之间建立的深厚情谊,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张刘老师支教期满在欢送会上接受学生所赠送的马头琴时潸然泪下的照片,照片上的刘老师手捧鲜花和马头琴,接受学生真挚的感谢和祝福,曾有过的艰辛和付出得到了认可,收获的是沉甸甸的幸福。
  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文化参赞吴新英在为此书所作的序言中说:此书向我们展现了她在蒙古国任教期间,时刻鞭策自己做一名完美的中国教师,做一个代表中国人美好形象的,健康、友好、博学、儒雅的精彩读本的心路历程及实践。读者们沿着作者的心路历程回溯到天骄故里,也一定能够听到带着马奶酒醇香的异国口音吟诵中国诗赋的声音从草原深处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