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详细信息—>微评论
微评论
阅读数:0发布时间:2016年09月30日

  在我看来,照片之所以不同于绘画,就是因为它是一种瞬间的凝视,它更强调人们看到了什么,而不是人们想象了什么。一个人看到的,另外一个人未必能看到,而每一个人呈现出他看到的,这就是他对世界的独特发现——在摄影领域中,看到就相当于创造。

——赵新平


    身处这个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如何让孩子们喜欢上传统戏曲,去接触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一个很难的课题。承载传统文化的戏曲要在少年儿童中推广,必须采取孩子们喜欢的方式方法,找到一个好的媒介进行传播传递。

——宋  静


    读书人去书店不一定是为了买书,更有可能是为了读书,为了沉醉在纸质阅读的审美享用之中。因为他们心中充满对笔墨纸砚的敬畏与虔诚,追求的就是“一书在手、全然忘忧”的境界。他们无论如何都要寻找纸上文字之美,油墨的香气,翻动书页的声响,清茶淡酒的缭绕,把去书店的经历当成一次洗礼与朝圣。书只有握在手中才是真的,它不是网上封面的图片,不是内容的简介,而是读者对文字作品的欲求,是精神的愉悦。书店可以让人们亲近语言文字——不仅仅是接受由语言文字保管并传承的文化传统,更要通过使用语言文字而养成由浅入深、由有至无、由确定至于不定的阅读方式与思维方式,或许这才是“诗意”的方式。

——王晓磊


    作为自媒体和私媒体的手机,出现了诗的踪迹,这让我欣喜;与我同时转发的,逾十万人,这是不小的数字,诗歌,貌似已经逸出了自产自销的小圈子,再次拥入了人群。诗歌与大众的亲近,这当然不是第一次,不必提“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古典诗词的通俗流行时代,就在距现在不远的上世纪80-90年代之间,也有从朦胧诗到汪国真、再到席慕蓉的热潮,只不过,那时候的诗歌,多是萌生于校园,萌生于纯洁细腻的情感,有一个渐渐火起来的过程,不像现在,似乎是一夕之间,诗歌便响彻了朋友圈。不是说“阅读已经碎片化,碎片仍然分高下”么?“读诗”的那短短几分钟,人们既不是在搜索信息,不是在聆听教诲,也不是在辨析局面或批评时事。而是单纯地,让心灵和美的体验依偎在一起。

——冯  瑛


    时下的说法,把那种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进行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称为碎片化阅读。有专家学者说,现在不少年轻人掌握的历史知识过于零碎,他们从电视剧、网络小说、微博等看到一些有关历史的零碎片段,然后整合起来形成一段历史知识,为这种知识获取的来源而感到担心。但我们同时也看到,因为生活节奏的加快再加快,现在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已经很难拿出大块的时间来读完一本书。

——王琳淼


    我们当前文艺领域的发展情况大多只见高原不见高峰,文艺精品始终不多;比如文艺人才短缺,编导、表演、设计等等人才可以说是匮乏。抚顺文学、摄影、书法、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艺术门类百花齐放,但整体来说,呈现“有数量缺质量”的状态,精品不多。之所以出现精品短缺,主要还归咎与人才的缺乏和流失。

——张  爽


下一条: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