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详细信息—>无奈的王圆箓
无奈的王圆箓
阅读数:0发布时间:2021年03月05日

张轶韪

第一次听说王圆箓这个名字,是在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也是在那时我知道了这个“敦煌的罪人”。

关于王圆箓,有一篇他的墓志铭:他来自湖北农村,八九岁时因饥荒来到西北。他曾混在军营,历经磨劫,最终出家当了道士。也许是机缘巧合,也许是老天开的玩笑,这个道士却成了莫高窟的守护人。

敦煌当地人称他王阿菩,意思是他有菩萨一样的心肠。据说他很节俭、很辛苦,一年到头四处云游化缘。在斯坦因给他照的照片上,可以看到身着粗布棉袍、身材瘦小、老实巴交的王圆箓。我们可以遥想茫茫戈壁那踽踽独行的身影。曾经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对守护莫高窟忠贞不二。

他不识字。

对于藏经洞的发现,有两个版本:其一颇有些神秘色彩,当天忽有天炮响震,忽然山裂一缝。吾同工人用锄挖之,欣然闪出佛洞一所,内藏古经万卷。

藏经洞的发现在敦煌还有另一个版本。据说王道士雇了一个人,在甬道里写经,这个人休息时,经常将点旱烟的芨芨草插到墙上的缝隙中。这天,芨芨草居然一下子进入墙体中,他小心地敲打了一下墙壁,里面传出一阵空洞沉闷的声音,密室就这样被发现了。

那是1900年。

对于藏经洞,王道士的心情很复杂,这些经卷虽然珍贵,但他能拿它们做什么呢?他决定挑出一些写本和绢画,送给附近的乡绅和士大夫,但没有人对这些经书感兴趣。

他年轻时当兵的上司廷栋,一位驻扎酒泉的满族官僚,甚至觉得这些古代写经的书法还不如自己写得好。

当时担任甘肃学政的叶昌炽,收到敦煌县长王宗翰送来的一批礼物——几本来自藏经洞的绘画和礼物。从他《缘督庐日记》可以看到,这位进士出身的老学究隐隐感到了这些古物的价值。他建议甘肃藩台把藏经洞中所有古物运到兰州保存。藩台衙门的回答是:没有经费。这一年中国废除了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负责全省考试的叶昌炽去了酒泉,但没有再往西去敦煌。县长汪宗翰更甚,他住在敦煌却没有去过藏经洞。酒泉距敦煌三百公里,敦煌距藏经洞仅仅二十公里,两位读书人就这样与历史上的大发现失之交臂。

读书人尚且如此,一个目不识丁的道士又能怎么样呢?

1907年,王圆箓57岁,七年了。藏经洞里的这堆残书故纸并没给他带来什么好处,相反藩台还命其代为看管,而钱一分不给。

就在这个时候,斯坦因来了,身边跟着一个中国师爷。对王道士,福斯坦因是这样形容的“他是个孤傲的、忠于职守的人,见到生人非常害羞和紧张,脸上不时流露一丝狡猾、机警的表情”“从一开始,我就知道他是个不好对付的人,用金钱收买显然是不可能的,这会伤害他的宗教情感。”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斯坦因却始终无法进入藏经洞。玄奘是斯坦因最崇拜的人,他发现每当他向王道士描述他沿着玄奘足迹穿越沙漠时,平静的他就能流露出兴奋入迷的表情。他告诉王道士,他是玄奘的信徒,他要把这些东西重新带回印度。所以,斯坦因带走藏经洞的宝贝不只是运气和王圆箓的无知,他靠了他的头脑。斯坦因应允王道士四十锭马蹄银,必要时可翻倍以换取全部经卷。王道士同意收下二百两银子,九千多卷文书和五百幅佛像绢画带走。斯坦因得意的写到“在欧洲,一个梵文贝叶写本就要这些钱了。”

十个月后,王道士迎来了伯希和的法国探险队,只有二十九岁的伯希和一口流利的汉语很快赢得王道士的好感。之前,伯希和在新疆看到一本佛经,公元八世纪的写本,出自一个叫藏经洞的地方,于是直奔敦煌而来。是他第一次对莫高窟进行全面拍摄,是他对莫高窟进行第一次详细编号。1908年5月27日,伯希和离开敦煌,用五百两银子换得七千卷藏经洞文物。他说“今天是个节日”。1909年九月,在北京的六国饭店当时的学界名人几乎全参与了招待伯希和的宴会。会上,他将随身携带的一箱敦煌写本精品公开展览出来,使得著名学者罗振玉等人大惊不已。当时中国宋版书已很少,忽然有人带来了从未见过的六朝隋唐古写本,整个北京学术界震动了。可是,当斯坦因们不远万里来到敦煌,比他们从地理位置(下转48页)(上接31页)上衡量要近得多的中国文化人在哪里?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当一些致力于敦煌遗产保护的有识之士,由于资金困扰而举步维艰时,我们岂能再袖手旁观,再给我们的后人留下遗憾!

清政府于是令押送剩余经书进京,经书并没有装箱,只用草席草草遮盖,从敦煌到北京,一路都有经卷丢失。押运官直接把车开到自己家,挑选精美经卷据为己有,担心被发现,把完整的经卷一撕为二。这些人不是敦煌的罪人吗?他们明知道这些文物的价值,却肆意损毁,他们比王圆箓可恨一百倍、一千倍。如果藏经洞从东汉到北宋十多个朝代的五万多件佛经写本、社会文书、绢画此时还静静地躺在莫高窟,等待它们的会是怎样一种命运?不敢想象,也不愿想象。

之后,美国人华尔纳来到敦煌,粘走壁画二十六方,取走唐代彩塑一尊。俄国人奥登堡拿走敦煌文物三百余件。日本大谷光瑞考察队购得四百件。

今天敦煌藏经洞文物散落于世界十余个国家。据说,现在若想完整看一部敦煌的写本卷,要走遍十三个国家,四十多个文化机构,恐怕会耗尽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1931年,王道士死在莫高窟。他实实在在在那度过了自己大半个人生。他应该是最熟悉藏经洞的人,可也是最不了解藏经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