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详细信息—>《千字文》释析(四)
《千字文》释析(四)
阅读数:0发布时间:2021年01月09日

刘丽颖

2017年4月4日

    《千字文》一日一句(六六)

    策功茂實,勒碑刻銘

    (他们的)文策武功丰茂切实,被镌刻在金石之上流传后世。

    这就为后人留下了很多铭文、石刻,其拓本即成为我们临习的字帖。

    春秋战国以来,金石铭记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记忆文化媒介,为了解当时的历史、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纪念逝者的碑文越写越脱离实际,过分溢美,所以到曹操时,提倡节俭,反对厚葬的同时,禁碑!也就是通过国家法令,以体制的力量消除某些不合社会规范的记忆。其结果是人们为了纪念故去的亲人,不得不寻求变通之法,把立在地面上的“碑”,埋在墓里,成了“墓志”。我大学临习的第一本字帖是《张玄墓志》,也是避玄烨的讳,又名《张黑女墓志》。黑女,读音hè rǔ。

    今天恰是清明节,祭扫坟墓成为主题,而碑志石刻作为一种载体,凝固记忆,缅怀先人,很好地保存了人们的思念和情感。可惜,现在的墓碑上只有先人的姓名和生卒年,少有纪念性的文字了。

 

2017年4月5日

    《千字文》一日一句(六七)

    磻溪伊尹,佐時阿衡

    比如隐于磻溪的姜太公吕尚,还有商初的伊尹,因为辅佐时政有功被尊为阿衡。

    很多时候,名臣比明主的粉丝还要多些。

 

2017年4月6日

    《千字文》一日一句(六八)

    奄宅曲阜,微旦孰營

    (周成王)占领奄国曲阜,没有周公姬旦,还有谁能够辅佐经营?

    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创造了历史?一个外因,一个内因,各有其理,角度不同。

 

2017年4月7日

    《千字文》一日一句(六九)

    桓公匡合,濟弱扶傾

    齐桓公匡正、联合,救济贫弱,扶助将倾之国。

    作为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一生可算耐人寻味。盛年英明神武,任用管仲,齐国大治;晚年昏庸不明,臣不忠子不孝,终致惨死宫中。知人善任不易,善始善终更难。

 

2017年4月8日

    《千字文》一日一句(七零)

    綺迴漢惠,說感武丁

    绮里季等商山四皓,同意出面与太子同游,才挽回了刘盈的地位,免去他被废的命运;傅说是通过托梦感传商王武丁,辅佐商朝得以中兴。

    吕后费尽心机,才保住儿子刘盈的太子之位,可惜这位汉惠帝后来命途也不长。奇怪,他有那么个蛇蝎心肠的母亲,为什么自己却出奇的仁弱谦卑,面对被老妈害成“人彘”的戚夫人,受了惊吓,忧病怠工,短命而亡,吕后还得重忙活。

    自古说的龙生龙,凤生凤也是未必。再说啊,这个傅说出道前还是苦役呢,出身真不一定能决定命运。

 

2017年4月9日

    《千字文》一日一句(七一)

    俊乂密勿,多士寔寧

    正是有众多才俊一同努力,诸位谋士贡献德能,才使国家兴旺,民众安宁。

    “千人之英曰俊,百人之英曰乂”,也有说法是“百人曰俊,千人曰英,倍英曰贤,万人曰杰,万杰曰圣”。古往今来,国力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

    既然同意时势造英雄,古今衡量人才的标准一定是变了,诸葛亮夜观天象在今天已经变得不稀奇了。

 

2017年4月10日

    《千字文》一日一句(七二)

    晉楚更霸,趙魏困橫

    晋楚等国先后称霸,成为诸侯盟主;赵魏等国被连横策略所困扰。

    历史书上,我们知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那该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战乱年代;语文课上,《诗经》《论语》《庄子》《离骚》又让我们感觉那是一个英杰辈出、文化鼎盛的年代;如果说到哲学,那诸子百家、百家争鸣之际,则又是一个多么令人神往的时代!

    看《老农民》,演到“还乡团回来了”,老爸告诉我啥叫“拉锯”,最苦的是老百姓。封建社会有诗曰“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还是别有战争吧。

 

2017年4月11日

    《千字文》一日一句(七三)

    假途滅虢,踐土會盟

    晋献公借道虞国,灭掉了虢国;晋文公在践土与诸侯歃血盟誓,成为诸侯国之长。

    唇亡齿寒,是最深刻的历史教训。虞国的宫之奇已经看出晋国借路的用意,力谏阻止,可惜虢公贪图小利,迷信鬼神保佑,最终果然被回兵的晋国灭掉。目光短浅,只看眼前利益,往往就容易落得如此下场。嗨,煞有介事地论史容易,轮到自己,不一定啥样呢。

古人常以血盟誓。“盟”字会意,在神面前明志结盟,皿是盛血的器皿。“歃血”最初只是喝或口含牲血,后涂抹在嘴唇上,再后来多是割破手腕,喝自己的血以示诚意。

 

2017年4月12日

    《千字文》一日一句(七四)

    何遵約法,韓弊煩刑

    萧何遵循刘邦的约法三章,韩非子则因用法过苛,被猜疑陷害致死。

    此句对仗,“约”和“烦”正好相反,评其优劣要结合社会背景。刘邦的“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的确简明扼要,可那是与秦国暴政对比下呈现出来的宽厚仁慈。简则难全,“法治社会”需要有严密、完整的法律体系,严刑峻法、依法治国总要优于“猛于虎”的苛政。韩非子没赶上好时候。

 

2017年4月13日

    《千字文》一日一句(七五)

    起翦頗牧,用軍冣精

    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最精于用兵。

点数一下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中国人一向喜欢这样的称呼,四大天王,四大美女,四大发明,四大家族,四大菜系,进而初唐四杰,楷书四大家,宋四家,吴门四家,还有民国四大才女等等,不一而足。由四而八,二十四,七十二,这样的群体称呼会优化、抬高其中任何一个个体,因整合而各具魅力。这也算是我们世居大陆,“四方”思维的特点之一。

 

2017年4月14日

    《千字文》一日一句(七六)

    宣威沙漠,馳譽丹青

    其威名远播沙漠边陲,图画英姿,世代传扬。

    英雄岂止四位,还有卫青、霍去病等等,数不胜数。《千字文》之后的隋唐宋明,更是英才迭起,名将辈出。现今不只是丹青画像了,我在哪看到过我们的开国“十大元帅”蜡像了?好像是上海吧。你绝对不知道廉颇到底有多高,长啥样,却可以荣幸地和我们的“元帅”并肩合个影。

 

2017年4月15日

    《千字文》一日一句(七七)

    九州禹跡,百郡秦并

    夏禹足迹,遍及九州;天下百郡,悉归秦有。

    三、九、百、千也都是概数。“九州”为中国的代名词,言其广大,直到今天,每提到它总有一种温暖的家国情怀,“月儿弯弯照九州”。

    从小学习便少有思考的习惯,历史书上讲秦始皇统一中国,咋讲就咋背,头脑中没有褒贬判断。第一次去西安,开始真心佩服秦始皇。在博物馆里见到统一尺寸的弓弩、剑镞,若坏了一部分,其他部件可以任意拆卸、装配,全国统一,节省多少人力、物力。

    现在,从乌兰巴托到北京的火车,中途在二连浩特要停留三个多小时,原因是要换车轮。蒙古至今沿用原苏联的“宽轨”制,其不便就可想而知了。听说越南仍用“窄轨”,为了能够成功阻止外国火车顺利进入,以确保本国财富不被外国人夺走。呵呵,那外国的好东西岂不是也进不来了?中国那么多大米,当年是咋运过去的?

    “车同轨,书同文”,这得有什么样的器局和胸怀,真知道秦始皇是多伟大了。后文“並皆佳妙”还有一“並”,此“并”非彼“並”,是合二为一,是百川归海,绝非並驾齐驱。

 

2017年4月16日

    《千字文》一日一句(七八)

    嶽宗恒(泰)岱,禪主云亭

    祭天的泰山为五岳之首,祭地之所,则在小山云云和亭亭。

    祭天称“封”。“岱”是泰山之名,五岳的宗主是泰山。恒山是五岳之一,后将“恒”改为“泰”。

    祭地为“禅”,音shàn,在泰山脚下的云山和亭山举行。

    “云”为简化,以别前文之“雲”。

 

2017年4月17日

    《千字文》一日一句(七九)

    雁門紫塞,雞田赤城

    (还有)雁门雄关、长城要塞、鸡田古驿、赤城奇山。

    雁门关,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是长城重要关隘,“昭君出塞”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中学背过李贺的《雁门太守行》。

    西北的一段长城因植被少、地域广,地表多红土,车马所到之处,有红尘飞滚,因而被称为“紫塞”,不查资料还真是不知道。老子过函谷关有“紫气东来”句,原来西北亦有紫气,吉祥八方来。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为什么“无人知”呢?因为驿站传递的本该是公文和重要的军事情报,谁会想到只为博美人一笑,皇帝便如此大费周章呢。知道的另一个古驿也与杨贵妃有关,那就是“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的“马嵬坡”,也叫“马嵬驿”,《长恨歌》长恨之处。历史总是这样具有讽刺意味,如果历史都是真实的,除了同情杨玉环,还应该送上一句毒舌的话:No zuo no die。

    赤城,竟然是山,因土呈赤色、形如城堡得名。李白诗句“势拔五岳掩赤城”说的就是这里。找机会定要一睹“赤城栖霞”的风采。

 

2017年4月18日

    《千字文》一日一句(八零)

    昆池碣石,鉅野洞庭

    (更有)昆明池水、碣石海岸、钜野沼泽、名湖洞庭。

    赏池要赴昆明,昆明大观楼长联首句就是“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何等壮阔;观海则听曹操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去河北;看泽去山东巨野;那洞庭湖全国排名第三,更是闻名已久。

    惭愧,我是纸上谈兵。

 

2017年4月19日

    《千字文》一日一句(八一)

    曠遠綿邈,巗岫杳冥

    这些地方辽阔深远,绵延不绝;山崖洞穴,幽深昏暗。

    至此为第三部分,内容为与统治、领土相关的问题。华夏大地多少故事、多少名胜,足可资后人凭吊、观览。

    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高晓松也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可是,海子却说,“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用鸡汤似儿的说法跟自己说:只要有发现美的眼睛、感受美的心灵,哪儿哪儿都是美景。

 

2017年4月20日

    《千字文》一日一句(八二)

    治本於農,務茲稼穡

    治国之根本在于农业,一定致力于庄稼的播种和收获。

    耕种为“稼”,收割为“穑”,春耕秋收,泛指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整个农业生产的过程。古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主要来自农业。不懂现在的“转基因”农产品问题属于农业、科技、道德还是法律范畴?

    自此以下为《千字文》最后一部分,描绘恬淡的田园生活,古来士人最向往的一种状态。时隔许久,狂热地追逐现代化的物质享受,努力摆脱农耕的辛苦过后,煞有介事地执锄弄镐似乎又重新成为当下人们追求的生活时尚。

 

2017年4月21日

    《千字文》一日一句(八三)

    俶載南畝,我藝黍稷

    耕种季节开始了,阳光下在田地里努力劳作,种上黍和稷。

    艺,种植。黍和稷就是黄米和小米,也泛指五谷。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我,只记得小时候最不爱吃的就是高粱米,太糙,剌嗓子。爱吃甜甜、有嚼头的地瓜干。爸妈忆苦思甜时总说,小时候在老家生活艰苦,只有地瓜面的馍馍,似乎很难吃。一直奇怪:地瓜那么甜,地瓜面蒸的馒头该得有多好吃啊!

 

2017年4月22日

    《千字文》一日一句(八四)

    稅熟貢新,勸賞黜陟

    庄稼熟了,要将新粮纳税。官府根据农户贡献的多少来决定惩罚或奖赏;国家根据官吏业绩的优劣来决定撤职或升迁。

    这时的“税”指庄稼,而“赋”才是货币。我们今天也纳税,但非“禾”非“贝”,早已不同于古义。

 

2017年4月23日

    《千字文》一日一句(八五)

    孟軻敦素,史魚秉直

    孟子敦尚素朴,史鱼秉持刚直。

    儒家教化人们要崇尚和保持质朴纯真的本色。《论语》曰“直哉史鱼”,说史鱼以耿直著称,他曾任史官,而史官“不虚美,不掩恶”的实录精神最为可贵。这里敦和秉用为动词。

 

2017年4月24日

    《千字文》一日一句(八六)

    庶幾中庸,勞謙謹勅

    要尽可能合乎中庸的标准,勤劳、谦逊、谨慎、检点。

    确都是好的品德修养。

    不偏为中,不易为庸。中庸难为。

 

2017年4月25日

    《千字文》一日一句(八七)

    聆音察理,鑑貌辯色

    听人说话要审查其中的道理,看人容貌要辨别他的正邪。

    辩当为辨。察言观色是能力,弦外之音可不是谁都能领会的,相面更难,一般人哪会!

    当然面对言不由衷、善于掩饰,具有超强反侦察能力的人,那就得靠“日久见人心”了。相由心生,不知道演员如何调整自己的外表和内心。

    有个姐妹儿说过,男人长脸是忠臣,短脸是奸臣,一个像狗,一个像猫,一好,一坏。怪不得我喜欢苏轼呢,传说中的苏小妹嘲笑哥哥“去年一滴相思泪,今年还未到腮边”,他果是忠臣。也不对,史书上朱元璋是大大的长脸,从忠君角度,他自立皇帝,可是严重的大逆不道。话又说回来,蒙元的皇帝确实不是他的“君”,其名“璋”是尖利的玉器,就是为了诛“元”的。习惯说的“好坏人”太难界定。秦桧留给后人的“政治遗嘱”如果是真的,他才是史上最大的冤主,替皇帝背黑锅,以后单凭史书可再难分辨忠奸了。

    又想起来“字如其人”,应该是如其情绪、如其性格吧,否则好人写好字,坏人写坏字岂不是太简单了。不过写好字会逐渐修正人的品格和做派倒是真的。所以好人不一定好看,天生丑的人会因为心性的善良,使容貌日趋恬静、美好。

 

2017年4月26日

    《千字文》一日一句(八八)

    貽厥嘉猷,勉其祗植

    留给后代的是最好的忠告和建议,勉励他们要谨慎小心地立身处事。

    历代著名的家书家训值得一读。除了《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曾国藩家书》,很多有价值的治家格言、对儿女的忠告和训诫应该还散见于各类书信、文集当中。只是说说,自己读得很少,记得只言片语也未必准确。

 

2017年4月27日

    《千字文》一日一句(八九)

    省躬譏誡,寵增抗極

    听到别人的讥讽、告诫,要诚恳地自我反省、反躬自问;荣宠到了极点,不要得意忘形。

    2015年北京的国展论坛,谈及书法批评,胡传海说赵冷月是被气死的,当然其中也有玩笑的成份。当年赵先生办了一个书法展,很多人应他诚挚之邀提出意见,语言不免尖锐,据说他临终前看了一百多遍研讨会现场的光盘,有接受不了处。

    人都喜欢表扬,批评当然不受用。可是表扬多了也可怕,许是预设的陷阱。马未都说过一个趣事,刘震云曾经三“举”王朔:“王老师,您的小说好”,“小说好”,“小说好”,王朔最终也是招架不住,“嗯,是挺好”。刘转头对人说:“你看,当真了!”聪明的王朔被貌似老实的刘震云涮了一把,哈哈。

    抬举得越高,容易摔得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