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启章
孤山为杭州西湖中一孤峙之岛,为西湖中最大的岛屿。孤山有梅树五百多株,自古评为梅之上品,早在唐宋已闻名遐迩。西湖探梅赏梅当属孤山。
冬雪初霁,登孤山探梅。眼前的孤山一色银装素裹。梅花啊,你在那里?梅树枝干光秃,曲枝横斜,不见花开。探梅来早了吗?不免有点失落。同行的老杭州说话了:不要急吗,来探梅,要慢慢地仔细寻啊。
在山坡的雪地上,这棵树到那棵树之间行走,鞋被雪打湿了,也没有打消我们探梅的兴致。不远处传来燕儿姑娘欢喜的叫声:快来看啊,这里的梅打骨朵了。大家一拥而上。只见那苍劲的梅枝上隆起了无数的花蕾,花蕾饱满结实,静卧于枝头,透着红韵,透着融人的气韵。
我们继续踏雪探寻着,期待遇见那盛开的梅花。健壮的老李,一个地道的老杭州人,每年这时都来孤山踏雪探梅,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他捷足先登,走在前头,一会功夫在北山的放鹤亭前向我们招手。我们紧随上去,啊!一片梅林,梅花次第开放,梅艳芳菲,白梅如白雪,绿梅似翠玉,最是红梅,竞相媲美,灼灼其华,朱唇隐逸,玉肌烁艳,灿如红霞。梅林云蒸霞蔚,唯美壮观。风吹雪压,梅树挺拔苍劲,梅花绽放得精神秀美。静心观察,梅花五片,有红、绿、白三种颜色。枝权间飘来缕缕清香。
随老杭州走进放鹤亭,亭中立《舞鹤赋》刻石,上记载群鹤飞舞的壮观场景。这里有几副联吸引了我们。一联为:华表千年遗蜕可闻玄鹤语;孤山一角暗香先返玉梅魂。一联为:梅花已老亭空鹤,处士长留山不空。孤山的梅花背后有古代的人文故事。亭下小池中塑有两只振翅欲飞的白色仙鹤。仿佛看到诗人赏梅放鹤时那种飘逸洒脱。绕到亭后为林逋墓,香案上供奉数枝梅花,是有心人感念林逋的植梅之恩。
老杭州给我们娓娓道来北宋隐逸诗人林逋的故事。文人雅士林逋才华横溢的诗人,热爱自然的隐士,死后,宋仁宗赐谥“和靖”,后人便称其为林和靖。林逋出身北宋宦官世家,自幼饱读经史。本应坐庙堂栋梁,却天生心性恬淡,深感自己与朝堂上尽是追名逐利之辈不和,独自一人来孤山结庐隐居,过清贫生活。他依山植梅,修篱养鹤,植梅养鹤成癖,绝意仕途,一生不仕不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若问梅消息,须待鹤归来。白鹤在飞翔中看到林逋的身影,就会到他身边盘旋,久久不愿离去。林逋喜梅如命,每当梅花将要开放之时,便居家不再外出,盘桓梅树间,惟以诗酒相伴,饮酒赋诗。遇上门拜访,其门上写有“休教折损,尽许人看”。他经常驾舟到西湖各大寺庙会见高僧谈佛论道,他告知门童,毎逢来客,将鹤放飞,他见鹤必定棹舟归来。他眼中的梅花含波梦情,笔下的梅花脍炙人口。他浅吟《山园小梅》,其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成为咏梅佳句,千古绝唱,闻名于世。孤山的梅花因有了林逋的梅妻鹤子而天下闻名。林逋清莹的冰骨,傲然的风节令后人赞叹。孤山的梅像是林逋的自身写照,孤高自傲,恬淡自守,是暗香,疏影;是雅致,深幽。穿越梅花的历史,去品赏古人的德望和操守,赏梅进入最高境界。
一边是西湖碧绿的西湖水,一边是孤山艳丽的梅花。檀香梅急性先开,宫粉梅俏丽香浓,绿萼梅清白素雅,洁白的瑞雪映着金色的花蕊,分外妖妖,情趣怡人。梅花朵朵溢出藐视严寒的神态,露出了胭脂色的丝丝红色,透着诱人的气韵。梅花在寒风里轻轻摇曳,自甘寂寞而无意与树争高,与花媲美,淡泊怡然中却透着掩饰不住的迷人风采。梅花居24种花信之首,色、香、姿、韵俱佳,令人陶醉。数株老梅树绽放着独自粉嫩的梅花芳香飘来恰似是当年林逋栽下的千年梅香,流淌着当年诗人超凡脱俗的仙骨神韵
行走在梅林之中,一梅一鹤,一人一孤山,无数人与梅花相遇,爱恋梅花。满山的梅花香萦绕,如诗如画般浪漫,清风吹过枝头轻摇,白雪和梅花一样欲坠不坠,姿态蹁跹。梅枝苍劲,梅花绽放,坚定是信念和春的信息,诉说着不畏惧严寒的顽强,写满了大地的情思。
“岁寒三友”梅居首,“花中四君子”梅首席。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梅花有淡泊名利,孤芳自赏的性情。梅敢于舍去,敢于独立,敢于在百花沉睡时放情一笑,让观者感悟世间的得与失、荣与辱,其意蕴自然妙不可言。人们喜梅爱梅赏梅,就是喜欢梅的品格。静心凝神的赏梅,嗅到了梅花的香气,越寒冷越香馥郁,赏梅陶醉忘忧。孤山,独以一缕梅魂承载了最人文的西湖情怀。今日慕名来孤山寻找诗意荡漾的梅花,追随梅之峻洁、高雅、坚韧的品格志向,我为梅花醉了一场。